【喜訊】南通四建總承包施工的兩項工程榮獲魯班獎
發布時間:
2020-03-07
12月10日下午,建筑業科技創新暨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12月10日下午,建筑業科技創新暨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南通四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昕(左二)上臺領取魯班獎“小金人”。
到南通考察建筑業發展的各界嘉賓,都對南通四建集團蔚為壯觀的魯班獎“小金人”方陣留下深刻印象。從本月起,南通四建的“小金人”方陣將再次擴容。12月10日,在中國建筑業協會于北京隆重召開的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表彰大會上,南通四建集團總承包施工的兩項重要工程雙雙榮獲魯班獎,兩尊嶄新的“小金人”抵通后將正式入列四建魯班獎方陣。至此,南通四建獲得的“小金人”增至30個,總包工程魯班獎數量繼續位列全省第一。
魯班獎是中國建筑工程質量最高獎。廣大建筑企業和建造師都把所承建工程獲得這一獎項作為最高的從業追求。南通四建此次獨中兩元,顯現出行業標桿企業的非凡實力。
南通四建集團董事、副總經理、華南總部經理張建忠(左二),南通四建集團總工程師張衛國(中)等在魯班獎表彰大會會場合影。
南通四建此次獲得魯班獎的兩項工程分別是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VI標段)貨檢區工程和中國醫藥城商務中心工程。
南通四建集團承建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VI標段)貨檢區鳥瞰。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對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其珠海口岸工程位于珠澳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VI標段貨檢區工程位于該珠海口岸主體兩側,包括派駐口岸單位綜合辦公樓、貨車通關查驗通道、智能交通系統等。項目總占地面積23.4萬平方米,其中單體總建筑面積約5.6萬平米。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貨檢區工程具有單體多、區域廣、時間緊、標準高、參建單位多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南通四建集團華南總部始終把工程質量和建設安全放在首位,通過實行安全生產和質量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季克建為首的安全生產、質量創優領導小組,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和質量責任。
集團領導俞國兵、張建忠、張衛國等多次現場督導。建設過程中,項目工地多次遭遇了臺風、強熱帶風暴的襲擊。項目經理季克建率領人員經常加班加點,全力拼搶因自然災害而受到影響的施工工期,保證了大橋如期順利通車。
南通四建集團承建的中國醫藥城商務中心實景圖
中國醫藥城商務中心是泰州市重點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8.1萬平方米。總高度達93.35米的主樓工程主體結構全高垂直度偏差最大值僅為3毫米。南通四建在承建該工程過程中,推廣應用了住建部“十項新技術”9大項28子項,自主創新技術11項,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該項目被評為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的兩個參建單位南通承悅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達海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也從北京領回兩個參建魯班獎“小金人”。
自1988 年為江蘇奪得第一個魯班獎以來,南通四建一直是江蘇這個建筑強省首屈一指的魯班獎獲獎大戶,兩度被評為全國創魯班獎工程突出貢獻獎,曾創下過魯班獎“十連冠”紀錄。截至目前,南通四建共獲得30項魯班獎。
除魯班獎外,南通四建還累計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18項,同樣在業內名列前茅。12月8日,在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國家優質工程獎頒獎典禮上,南通四建承建的珠海航展中心新建主展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宿遷恒力國際大酒店三項工程分別獲得國優獎。
南通四建集團承建的珠海航展中心新建主展館
南通四建集團承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
南通四建集團承建的宿遷恒力國際大酒店
【魯班獎大戶有哪些獲獎秘笈?】
與地域文化和企業體系架構密切相關
江蘇是建筑強省,擁有一支蜚聲海內外的南通建筑鐵軍。在強手如林的江蘇,南通四建集團為何能在魯班獎排行榜上始終雄踞榜首?其背后有哪些秘笈?
擔任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副會長、南通建筑業商會會長等多個社會職務的南通四建集團終身名譽董事長耿裕華在接受人民網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撇開具體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等因素,一個企業能夠屢屢獲得魯班大獎,與它所在地域的文化、企業自身的文化、企業的體系架構不無關聯。
耿裕華說,南通地處南北交匯地帶,四季氣候分明。由于成陸時間僅1000多年,先民來自四面八方。受獨特的區位、氣候和人口因素影響,南通的能工巧匠眾多,這是南通建筑鐵軍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資源。本地建筑市場容量有限,為了生存,南通建筑鐵軍走南闖北,參與市場競爭。在工程技術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質量和服務成為南通建筑企業決勝市場的利器。目前,外地市場大約占到南通建筑業市場份額的九成。
經過60多年發展積淀,質量興企的文化已在南通四建深深扎根。該公司處處以人為本,從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細節入手,讓員工感覺受尊重,活得有尊嚴。同時,在企業股權體系架構設計上,讓優秀人才看到前途和希望。
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上,南通四建率先廢除股權世襲制,讓公司股權始終掌握在在職在崗人員的核心人才手中。“只要足夠優秀,基層員工也有可能成為南通四建的股東,甚至可以擔任董事長。”在這樣的體制機制激勵下,創優已經成為南通四建人的自覺行動。
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創優體系
全國每年竣工的建筑工程項目約90萬個,而每年的魯班獎數量僅有120個,獲獎比例僅0.01%。各建筑企業對魯班獎爭奪的激烈程度幾乎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對于南通四建來說,企業內部各單位對魯班獎的競爭要更為激烈。”達海控股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南通四建名譽董事長俞國兵透露。按現有評比規則,一般每個獨立法人企業一次只能申報一個魯班獎。在正式申報前,南通四建都會成立評優預審小組,在各下屬單位的候選項目中優中選優,確定正式申報項目。
南通四建集團董事長瞿羌軍介紹,他們一直堅持把創精品工程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創優體系。集團每屆董事會都會提出創魯班獎、國優獎目標,制訂《創優質工程三年滾動計劃》。
目前,南通四建集團創優質量工作第一責任人由總經理張昕擔綱,總工程師張衛國是企業創優質量管理直接責任人。各項目經理承擔項目創優施工質量的第一責任。同時,組建集團公司、分公司、項目部三級領導參加的創優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形成質量管理網絡,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把質量管理覆蓋到企業每個管理環節,為工程創優提供了制度保障。
企業還先后制訂了《優質工程申報管理辦法》《工程質量創品牌獎勵辦法》《質量一票否決制》等質量管理制度。設立了科技獎勵基金,對在科技、創優領域工作優秀,成績突出的人員進行重獎。這些舉措大大激發了全體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了“崗位出精品、工序出精品、管理出精品”的良好局面,精品工程不斷涌現。
通過持續創優,南通四建集團不僅鍛煉了人才團隊,也收獲了魯班獎、國優獎、詹天佑獎等眾多獎項和市場份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8年,南通四建集團實現建筑業產值537億元,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08位、2019中國承包商80強第12位。
相關新聞